产品介绍

大运会跳水单日两金!王伟莹双冠王领衔中国包揽金银

2025-07-22

在 2025 年莱茵 - 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跳水赛场,中国代表团于 7 月 21 日迎来高光时刻 ——王伟莹以 344.25 分强势卫冕女子单人 3 米板冠军,队友屈芷欣以 318.55 分摘银,两人携手包揽该项目金银牌,这也是中国队继女双三米板夺冠后,在本届赛事中单日收获的第二枚金牌。至此,中国跳水队在本届大运会上已斩获 3 金 1 银,延续了 “梦之队” 的统治力。

当日下午的决赛中,王伟莹从第一跳便展现出绝对统治力。她的 205B(向后翻腾两周半屈体)和 307C(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)等动作难度系数均达 3.0 以上,入水时水花几乎消失,每轮得分均突破 70 分,最终以领先亚军 2乐鱼网页版5.7 分的优势夺冠。这枚金牌不仅是她本届赛事的第二金(此前与欧阳钰搭档夺得女双三米板冠军),更让她成为继 2023 年成都大运会包揽 5 金后,又一位在单届大运会上实现 “双冠王” 的中国跳水选手。

大运会跳水单日两金!王伟莹双冠王领衔中国包揽金银

屈芷欣的表现同样值得称道。尽管第一跳 205B 出现重大失误,仅获 45.6 分,但她迅速调整状态,在后续四轮中凭借 405C(向内翻腾两周半抱膝)和 5152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屈体)等动作追回分数,最终以领先铜牌得主德国选手 52.8 分的优势锁定银牌。她在赛后采访中坦言:“第一跳确实慌了,但想到团队的信任,必须咬牙顶住。”

二、双保险战术奏效:从双人到单人,中国展现梯队厚度

本届大运会中国跳水队派出 13 名选手参赛,采用 “双人 + 单人” 双线作战策略。在双人项目中,欧阳钰 / 王伟莹以 294.90 分领先美国队 29 分夺冠,何妍伟 / 卢为则以 330.18 分摘得女双 10 米台首金。单人项目中,王伟莹、屈芷欣等选手延续了双人赛的稳定性,甚至在对手施压时仍能保持 20 分以上的优势。

这种统治力源于中国跳水队的梯队建设。以王伟莹为例,这位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运动员,早在 2023 年成都大运会便崭露头角,如今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核心选手。而屈芷欣等 “00 后” 新秀的崛起,更让中国跳水队的未来充满期待。正如德国解说员在直播中惊叹:“中国队的替补席上随便拉一个人,放到其他国家队都是主力。”

三、历史传承与国际对比:中国跳水的 “降维打击”

从 1979 年陈肖霞在大运会夺得中国跳水首金,到 2023 年成都大运会包揽全部 15 枚跳水金牌,中国跳水队用 46 年时间构建了全球最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。本届赛事中,即便全红婵、陈芋汐等奥运冠军未参赛,中国队仍以 “二线阵容” 实现金牌碾压 —— 女子单人 3 米板决赛中,德国、美国选手最高得分仅为 265.75 分,与中国队差距超过 50 分。

这种优势在技术层面尤为显著。以王伟莹的 5353B(反身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为例,其动作连贯性和入水角度的精准度,被国际泳联技术官员评价为 “教科书级表现”。而屈芷欣在失误后的调整能力,则体现了中国选手 “抗压型训练” 的成果。

四、未来展望:从大运到奥运,新生代蓄力巴黎

此次胜利不仅是对中国跳水队备战巴黎奥运会的一次 “压力测试”,更标志着新生代选手已具备国际大赛竞争力。王伟莹在赛后表示:“希望能把大运的状态延续到更高舞台。” 而屈芷欣则透露,团队正在针对性打磨 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等难度动作,目标直指 2024 年巴黎奥运会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跳水队在本届大运会上的表现,已引发国际对手的强烈关注。德国队教练赛后坦言:“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训练体系,中国选手的稳定性和心理素质令人震撼。” 而美国队则计划在赛后邀请中国教练团队进行技术交流,试图破解 “水花消失术” 的奥秘。

结语

从莱茵河畔到巴黎赛场,中国跳水队用单日两金的壮举再次证明:他们不仅是金牌的收割机,更是技术与精神的标杆。正如王伟莹在领奖台上所说:“每一次起跳,都是为了让五星红旗在更高处飘扬。” 这种信念,正是中国跳水长盛不衰的核心密码。